文/慧開法師 圖/ 木頭藝術 /慧開法師
平靜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有一陣子,一名流浪漢手拿著一瓶飲料及食物,每天到櫻花園的雲水亭長椅子上睡覺,
剛開始我們以為他沒有家,結果經一番了解才明白,原來他其實有個遮風避雨的屋子。
「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
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便會走到那算到那,既使有家,但是沒有讓他有個歸屬感的心,
心去流浪,身去陪同,心迷失,身陷當中,註定天天要去流浪。
如果內心平靜,無論居住在那?走到那?便能帶著祥和的心落腳。
所以唯有以「觀照的心」洞察世間相,才能深深體會到平靜是在你內中找到的,
唯有明白心的去向,才能讓自己過個平靜的生活。
........................................................................................................................................................................................................................................
文/慧開法師 圖/ 木頭藝術 /慧開法師
如果沒有相欠,怎會相見
在寺院中常見到許多善男信女,拿著香和菩薩說話,或雙手合十用那最虔誠的心,與諸佛菩薩心靈交集。
但總是離不開人事問題,誰是對、誰是錯、誰對他好、誰對我不好。放下! 放下吧!放下你那自認為很無辜的心情吧!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生命裡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寬容和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長。
沒有人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生命裡,每一個人出現都是緣份,都值得感恩…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佛門中常聽到「因緣」,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個起頭,那一個事件的起「因」,就是延續接下來的「果」,
而這中間有著你、我、他及時間、地點…種種的會聚才會產生,而這個就叫做因緣和合。
如果你我明白這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真的我們不要太計較,計較太多表示我們欠缺很多。
東西有缺可以到市集補足,心靈少了點燈的人,我們就要在黑暗中摸索。菩薩以大悲心的願力,與大眾廣解善緣。
菩薩知道我們的心,也希望我們知道菩薩的心,猶如父母給予子女的關愛,無怨無悔,為人子女的我們要永遠記得父母的恩澤。
..............................................................................................................................................................................
文/如悟院長 圖/ 木頭藝術 /慧開法師
修行不在多言,古德說:「說一丈,不如行一尺」,因此躬身實踐才最重要。
.....................................................................................................................................................................................................................................................................
文/如悟院長 口述 整理 /慧開法師 圖/石頭藝術/慧開法師
菩提心、菩提願
在人世間無常一剎那一剎那,不要自以為年輕,隨著無常很快就會過去。大家在年輕的時候要好好努力,不管是自己的學業或者自己要修的法門,都要好好的用功。一旦無常到來都措手不及,大家來到這裡都是要勤修佛法。我們懂的用佛法來修持,便能了解我們這個身體是由四大所造成、五蘊是皆空的。所以我每天都會誦《心經》,因為《心經》的字數不多,但是意義是很深遠的。《心經》開頭就是「觀一切苦厄」,我們的苦厄、痛苦如果沒有運用佛法,
是沒有辦法打破的,我們的色身是五蘊皆空,更無法看破。
你太執著這個「假體」將來還是「五蘊皆空」所以有句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感此業報。不管《唯識》所談的乃至《中觀》所談的都是提醒這個假體不可以執著,《唯識》所談的也是一樣一定要打破「我執」,《中觀》所談的也是一樣要打破我執。我們「我執」不破生死就不能了,所以《心經》講「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要打破我執,有「我執」便會造業,有造業就會有生死輪迴。《唯識》一樣都是我們的「業識」,也就從「我執」來的有了「我執」,就會有貪瞋痴,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所造。」
所以我們的業都是從心識造來的,你沒有辦法體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所造。」所以起心動念無非是業,「心」老是向外攀緣,向外造業。所以我們就會執著「我執」,而有「我執」念念就會沒完沒了。我們的「我執」在那?「一切法界」你沒有辦法打破,「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一切都是造業,才會有了這個痛苦。
所以大家要記住佛陀的開示,一切佛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你找不到一個「實體」,眾生很顚倒你要找到自體也難悟生死,生死不能了一切因緣生因緣滅,這是「緣起觀」。所以大家要了解,佛教根本法門都是「緣起觀」,隨緣而生、隨緣而滅。找不到一個實體因緣生因緣滅,大家學習佛法,了解因緣生因緣滅便不可得,我們平常有身體所以能有說有笑,好像有這個臭皮囊,但是無常到來,你與這個臭皮囊,經過火化之後不過是一堆白骨。
那是你造的業,不是這樣就好了,還有你的業緣相續,你所造的業又去輪迴,所以生死沒完沒了。大家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你能夠了解這個道理才能看破生死,所以「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修行的人要了解這個道理,平常時不要和他人計較或著嫉妒。不要造身口意不然你所造沒完沒了,三業很容易造業,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一定要好好的懺悔才能消業。
希望大家發菩提心、發菩提願,做什麼?菩薩的願力都是廣大無邊的,就像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 ,分別以悲、智、願、行為行門,並應化於中國四大名山,行菩薩道,廣化眾生。中國的修行者都要學習四大菩薩,發菩提心、菩提願,大家來此學習佛法,要了悟四大菩薩精神才可以成佛。祝福:學業進步,大家早成佛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