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 註冊帳號 | 記住我



40人上線 (5人在瀏覽新聞訊息)

會員: 0
訪客: 40

更多...


« 1 ... 32 33 34 (35) 36 37 38 ... 96 »
 作者 admin 於 2013年08月19日 16:09:33 (1814 次閱讀)
專題文章

由桃園市政府SBIR輔導計畫成立的地理新聞雲端平台提供公益寺廟專屬地理新聞雲端平台,透過地圖座標將公益寺廟新聞資訊顯示在電腦網路中,使用手機也可以正常瀏覽。
桃園市民可以透過手機上網找尋自己周邊的寺廟訊息,整合觀光人文的資訊一手可得。
詳細資訊http://www.nr.com.tw/site/www.tycgtemple.kip.tw


 作者 hongshan 於 2013年07月23日 17:30:00 (1648 次閱讀)

                    宏善寺中元地藏普渡法會            時間: 8月23日~28日每日8:30起            地點: 大雄寶殿(二樓)                 ~感恩盡孝 慎終追遠~         法會恭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         ◎禮拜地藏寶懺、三昧水懺         ◎金剛寶懺、父母恩重難報經         ◎金剛經、彌陀經、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         ◎首日、圓滿日下午4:00設放瑜珈焰口施食。   

閱讀全文... | 548字符 (含本文)

 作者 yuankuang 於 2013年07月15日 16:10:00 (1824 次閱讀)

文/如悟長老
圖/文/~~菩提畫語~~/釋慧開瀑布斷然飛瀉淌過山岩,流年似水般一去不復返;豐功偉業轉眼皆成追憶,惜因緣活在每一個當下。                 從策勵、啟發中修學佛法      佛陀,是大慈悲、大智慧、大雄健、大力量者的表徵。修學佛法的人,正視這四大特徵而實踐它,才能體見佛陀的真正精神。不立大志、履大行,雖然修到業盡情空,證悟實情,這還是不堪稱為紹隆佛種的。悲智願行的圓滿菩提道確實是非常人所能荷擔的,然而平實穩健的菩薩行,郤總是由常人漸習成的。常人受到淨善緣起的影響力,激起善法欲、善願欲的熱烈情緒;欲(正常的希望)是成辦一切的功德的動力。菩薩行者,欲愈大而精進力愈強,精進力愈強,愈覺法無窮盡、無邊際,而愈抖擻精神,自求明達。常人只要提高欲、精進的觀念,專心修學正法,便能踏上菩提的行徑。欲、精進力增強了,才不會受到自誇、自足、自限、自誤的害處。          欲、精進力、要從策勵、啟發中才得生起,策勵,是自己責勉自己;啟發,是人事啟示自己。人類是生活在互相影響中的,愚昧者,受了壞影響,郤把它當作好的;明智者、便只受好的影響,而不受壞的影響。好的影響力,決定是向上的、向善的,它是提引我們趨向於正道的光明火炬。對於好的影響力,若不真切地掌握它、運用它,很快就會消了。      策勵自己,是保持和擴展好影響的唯一方法。自己看自己,有時反不如人家看自己來得清楚,當他人看見我的過錯,用委婉和善的言語來示導我,應該當下接受他誠的啟發。能夠自己策勵自己,這種人決定不會放逸的,能夠接受他人的啟發,這種人永遠有進步。全憑自己策勵而成功的,是最有血性的人,半憑他人啟發而成功的,是最肯用心的人。那些既不肯自己策勵自己,又不願接受他人啟發的人,這是最卑劣的。       用真力氣,做硬功夫,自困自解,這叫做策勵。我們的惡習頑固,情性深厚,非下一番困逼剿絕(惑障)的毒手,是不能獲得解脫的。掙脫固執,撐開心胸,尊信他人的善處,這叫做啟發。我們的知見僻曲,器局偏急,非有一番開濶通透的涵養,是不能洞徹真理的。我們肯得策勵,受得啟發,才能挺起來,挺得一分,便得一分;挺得十分,便做得十分;挺向無上菩提,便對直地走去。不遲疑廢、不懈廢、好勤學、好行道、喜立德,這全是從策勵,這全是從策勵、啟發中表現出來的。       大乘經常載佛陀說法時,有若干人發菩提心,佛往往將他們的往昔因緣縷述出來,或說某人在久遠劫某佛時就已發過菩提心;或說某人經佛授記後即往某世界教化有情。前者是由佛於啟發力而發心,後者是由於自已的策勵力而利生。從佛的啟發力而養成自已的策勵力,這是學者的必經程式。從大乘法的意旨看,佛是永遠不入滅的,而且佛的法身「聖教量」時常展現在我們眼前,同時,還有代佛宣化的善知識,則我人仍如面佛一般,發大心、修大行,照理是應該一樣的。     雖然我們不聞金口親宣,啟發力到底差得多,所以也就不容易發菩提心。現在許多學佛者,你如果問他有沒有發菩提心,十之八九簡直是瞠目相對,這也難怪,因為現代中國佛教的影響力太薄弱,所見所聞很少以啟發信眾的菩提心。佛教的興衰,佛教的升墮,全視我人有無菩提心而為斷。現在佛教正需要有若干瑰奇挻特發心來,肯得時刻的策勵自己,並虛心接納善知識的啟發,至少對於整個佛教教義有發揚光大的可能。要知道當佛教哀不振時,而能發菩提心,要比佛世發大心菩薩格外值得尊敬,因為他不賴佛自成,能探古以適今,其人必有特見,必有至行,必有毅力,像這樣的善知識,是值得供養的。受佛的化導而發菩提心,是啟發在先而策勵在後。現在去佛時遙,既不能瞻相好而發心,惟有堅其心、強其骨、敦其品,從自策自勵中發菩提心,這就變為策勵在先而啟發在後了。現在學佛的人,必須要徹底的認清這點,才知道怎樣發菩提心。自己不肯策勵自己,根本就不能接受他人的啟發。多數人的觀念,看到你策勵不已,他不肯來啟發你、幫助你;否則,他是不會幫助你的。因此,我認為現今學佛的策勵第一要緊。真肯策勵自己的人,他的生活表面看是寧靜、澹泊、嚴肅,而實際郤是緊湊、勇毅、精進的。用這種精神學道,他的生活決定與道念融為一體。用這種精神治學,他的學問決定有獨持的造詣。有道念,就自然不會興戲論;有實學,也就不會再說空話。「品惟從自立,人必效天行(健)」。「道心起警發,豪氣最難消。」「困極聞雞起,愁深驚夢呼!」在大眾疎略處,昏昧際,提起精神剋責自己,才能鍛鍊成嶙峋的道骨。常人限於常識的認識中,庸人都生活在低能昏鈍中,化常識為卓識,轉昏鈍為勤勇,捨策勵無他法。      人類所以超過動物,是因為動物不能完全接受理性的啟示,而人類能接受它。客觀的一切,不但是人事不斷地啟發著我們,即是自然界中的現象亦無時不在啟發我們。善於接受啟發的,不但可以從聖者們的開示中得到警悟,而且還可以從自然現象的瞬變上領會真理;如緣覺聖者觀飛花落葉而悟道,就這樣。總之,時間、空間、人事的一切,在在都給我們以最切實的啟示,只要我們能夠識取它。專家置身在雲蒸霞蔚的奇觀中,拈起筆來將它速寫下來,比摹繪絕世珍藏的古畫還要快樂得多。攝影家在海灘上看到一曡一曡的雪浪怒濤捲來,立地把這生動的境頭用相機拍下來,心中掀起豪壯的興緻。詩人當著深秋時,一片片的黃葉被風吹得簌簌地階下滾跳著,撩動他做一首纏綿悱惻的詩。這動人的速寫、奇趣的境頭,和這首深刻逗人的詩,都是受著外境的啟發而作成的,學詩學藝都要靠啟發,然則學道就更要應著重啟發了。       是以,在行住坐臥中要務要注重他人的啟發才不辜負人。我們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發心起,對於菩薩道的責任才不存模稜兩可的心。一般學佛的人,在遂心適意時,也漫不經心的喊出發菩提心的高調;遇到逆境,乃至艱險逼人的關頭,便沮喪地說出我沒有發菩提心的話來。這種人最多只能做個佛學家,而不能成為佛教的真實行者。我們現在犯著一個最大的毛病,即是只知學問,而不重視學道,學與道切成兩橛,怎能言行一致?     如果發起起心來,頭腦用痛了不覺得苦,身體做倦了不想多息,具有這種心境,才能做出真實的成績來。這還是約一般世俗發心說的。至若真發菩提心的,其信進力,則絕非對一學一技的局部努力所能望其項背。於道不生厭念,於學不起滿足想,把道與學視作我人第一生命,這才像個啟發、能發心的人。      我們不能接受好的啟發,便要被壞的引誘而去。要想接受好的啟發,就先要敞開自己的心門,心門敞開了,正當的知見才能容納進來,邪曲的思想才能一掃而空。學佛最大的障礙,是自家閉塞著心門,沉浸在一團黑漆中反覺得煞是有趣,這種人多著呢!

   是的,凡夫的心門,總是開時少,閉時多,我們要極力敲開它,不許它閉。於此我們要注意,心門敝開了,好的壞的會一齊擁進來的,這必得要加緊六根門頭的員警力,才不會讓壞的混進來。啟發,是發展(人格的昇華)、發達(智慧高揚)的引力,一個人沒有受啟發的勇氣,便要喪失掉發展、發達的良機。真理無限的深廣,人事無限的複雜,不肯接受啟發,根本無法接近真理,措理人事的。由啟發而學習,由學習而豐富經驗,由經驗而獲得智慧。啟發愈多、經驗愈廣,而智慧亦愈深、人接受啟發,才能不被拘限在腐舊的見解中,而能進入義理的新天地。  
     再說,能接受啟發,才能真正的同情人類的苦痛。路上見到一位老病呻吟的流浪漢,引起我憐貧濟苦的念頭,遂撙簡當日生活費用的幾分之一供獻給他。對於這位不幸的流浪漢我應極其敬重他,因為他是啟發我悲心活躍、至性流露的善知識。由於受著他無形的啟發,固然見到與他相同的要出手相助;即見到一切苦難者也同樣的幫助他們,真正的接受啟發是應當觸類旁通的。將苦難者給我們的啟發,深透地緊記心中,才能為世界多養一分和氣,化除一分戾氣。人類未來真正的普遍平和,我認為全是基於此種同情心的擴大而實現的。      我們受人家的啟發多了,自己也就啟發他人。存著想啟發他人的心,才能刻意苦學,誓志進來,到達語默動靜都能啟發人的領域,才能對大眾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當他人啟發我們時,態度是不一的;有的如春風秋月,使人樂意接受;有的如夏日冬霜,使人難以容忍,我們要平心靜氣的觀察他的動機,只要他真的是存心想啟發我們的,就應該當下極誠地感謝他。

學佛的人最不可缺少「從善如流」的精神。然而當我啟發他人時,總宜儘量避免氣憤嚴重的態度,不使他人受到剌激。不以善巧方便的法子去啟發人,單以壯舉粗氣的態勢去凌壓人,誰也不能接受我們的感化的。人類的思想前途本來是很遠大的,問題在我們能否鑽鑿闢拓而已。現在世界緊張得發慌,其原因是人類的思想世界太狹窄,文化素養太單調,權威野心太強旺,享受欲念太擴張了。著眼於自然世界的攫取併吞,忽視理性(身心)世界的調伏淨化,人類苦難均由此生。在這天地大閉塞的時代,極須一群具有大胸襟、大魄力的人來開拓它,莊嚴它;所謂開拓天地,莊嚴天地;應先從開拓人性,莊嚴人性著手;而開拓人性,莊嚴人性又應該從彼此互相啟發做起起。能始終以真知見、真學問性啟發人的人並不多,可是國家隆盛、佛法的光大,郤非這樣的人不可。我們必得要從慚愧奮勵中想做成這樣的人,於國於教,才有真實的貢獻。 大乘人是時代思想網路的編織者、補綴者,是實際生活的指導者。茲值時艱世危之秋,更宜抖盡懶氣、用盡氣力,提高正義浩大之氣,加重責任,從辛苦困逼中提煉出高度的文化,激發出真切悲情來解救時代的危機。現在的時代病~唯物論,搞昏了不少人的頭腦,這需要我們傾力去貫注,凝神苦思,以便提倡出中道思想(不偏於心、不偏於物)始能徹底糾正過來。學淺識貧氣、氣暴志弱、願薄行疏者,決不足以語此。最重要的拋開啟發什麼都談不上。 

     我們務必要抱著生於憂患而死於決心,把策勵、啟發視為起死回生的聖藥,轉弱為強的願力,從凡人聖的響導,始能將人性中的各種缺點轉為優點。我們的志願在艱險中每易困折消失,我們的思想在安定中每易僵固低落。在艱險中真能振奮挺立的人,必得要始終不懈的策勵自己;在安定中真能上進的人,必得要綿密無間地接受啟發。策勵,是自主活動;啟發,是見賢思齊。我們要創造新的慧命,只要從這兩方面著手著眼。不肯策勵終必落在昏鈍中,不受啟發永遠墮於苦悶中。不自策勵是盲心,不受啟發是盲目。策勵、啟發是成己成人的要道,我們應該要非常重視它。


 作者 yuankuang 於 2013年07月02日 10:29:42 (2197 次閱讀)

空有禪師有一次外出經過一條山路!突然竄出很多土匪….


 作者 yuankuang 於 2013年07月01日 21:10:00 (2373 次閱讀)

圓光佛學研究所2013暑期夏令營「發現真相‧啟發願行 -- 環境、動物與人類社會的和諧互動」現代佛學不只是出家修己身,更須包含關懷社會之心,本次夏令營希望能引領出家眾、在家居士及信徒,以環保、護生觀點,反求諸己,並進一步瞭解、參與佛教的社會關懷。主辦單位:圓光佛學研究所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時間:2013年7月7日~7月9日地點: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圓光一路228-2號「圓光佛學研究所」報名對象:出家眾、在家居士。(歡迎掛單)Link File報到時間:2013年7月7日上午7點~8點活動時程表時間7月7日7月8日7月9日08:00~10:30從畜牧工業到氣候暖化--你的消費選擇影響萬千生靈(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陳玉敏主任)善財童子又一參—動物倫理與護生哲學(中央研究院社科所錢永祥老師)護生,也護你一生—談保健食品及自然療法(台灣本草專家 林會清女士、美加州大學(UCSF)神經醫學博士齊淑英老師)10:30~11:00冥想、反思冥想、反思冥想、反思午供、午餐、午休14:00~16:30核四安全面面觀(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彭明輝教授)放生真相與護生真義(林務局保育科 林國彰科長)從醫療談綠色的幸福GDP(台大醫院  許立民醫師)16:30~17:00冥想、反思冥想、反思冥想、反思晚課、晚餐19:30~21:30台灣的土地倫理(山林書院陳玉峯老師)分組座談(1):緣起性空看流浪狗議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朱增宏執行長) 分組座談(2):水泥非叢林—寺廟建築如何環保省能、信眾參與?(汗得學社 胡湘玲老師) 分組座談(3):悲智雙運,利人利己利子孫(美加州大學(UCSF)神經醫學博士齊淑英老師)

閱讀全文... | 1976字符 (含本文)

« 1 ... 32 33 34 (35) 36 37 38 ... 96 »
aaDSC_0643a.jpg
hongshan~0.jpg
10.jpg
IMG_2524.JPG
Copyright 2013 by Taoyuan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S BY CADCH. POWERED BY XOOPS.網頁設計